当今,人们对于“心理咨询”这一“助人”行业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但你知道吗,在助人专业领域内,有一个词叫做“助人自助”。看到这儿,有些读者纳闷了:我要是能自助,还来找专家干啥?
(图片源自英剧《Fleabag》)
你真的不能“自助”吗?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专家呢?
传统的助人专业领域主要致力于运用科学知识与来访者一同工作,积累有关来访者和解决办法的科学知识。无论有意还是无心,其结果是,助人专业领域鼓励工作者持有这样的信念:在助人过程中,助人工作者对来访者问题和解决之道的看法,要比来访者自身的看法更为重要。专业文献也教导我们,来访者的看法往往会阻碍专业实践,是“阻抗”的来源,是助人者需要努力克服的议题。
然而,焦点解决治疗取向对于“谁才是专家”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来访者前来求助时,问题或困扰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或者一定次数,这就意味着,相比于咨询师,来访者和自己问题打交道的时间更长,甚至在问题以较轻程度呈现时,他们有过成功解决的经验。因此,焦点解决取向认为,来访者才是他们自己生活的专家。
这一取向的助人者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朝着问题解决的目标前进:
- 询问来访者,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不同。来访者通常会通过描述自己的问题来回答,而焦点解决取向的助人者接纳来访者对于这些问题的界定以及他们在描述问题时所使用的词语。
- 询问来访者,如果问题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不同。助人者仔细聆听、尊重来访者本身想要朝向的生活目标/方向,以及他们表达目标/方向时所使用的词语。
- 询问来访者对于他们的问题出现例外时的看法。助人者尊重来访者的知觉,将此视为来访者内在资源的证明,以及可能存在于他们生活脉络之外有用资源的信息来源。
基于以上三种方式,焦点解决取向的助人者并不把自己看成是科学地预估并干预来访者问题的专家;相反,该取向的助人者致力于以来访者为专家,探索来访者的参考架构、确认来访者的感知,强调在来访者的建构框架中工作,并将其用来创造令他们自身更满意的生活。
研究者发现,当以这些方式来描述来访者的参考架构时,来访者的抗拒不再是一种麻烦。研究者还发现,他们能够和不同的来访者一起平等愉快的合作,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不同种族及工作内容并不会影响来访者对于咨询效果的满意程度。
同样,焦点解决的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问题解决后的生活是怎样的?”“过去的生活中的例外是如何发生的?”找到自己成功的经历,多做“有用的事”,即将过往成功经历运用于应对当下的困境,从而使生活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产生变化。
你才是自己生活真正的专家,是“自助”的专家;但如果暂时“卡壳”了,不妨走入咨询室,让咨询师运用其助人技能和经验帮助你挖掘自己的资源,此谓“助人自助”。
供稿 张琬婷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