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第四期博士生团体心理支持计划系列活动,在28号楼地下心理中心团体室成功举办。
活动一:自我探索与职业生涯规划团体
4月13日上午,第四期自我探索与生涯规划团体活动在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陶元君老师的带领下成功进行。本次团体有14名来自北大各院系各专业的博士生参加。
本期活动借助表达性艺术疗法的一种手法——剪贴画,创作自画像“十年后的自己”,帮助团体成员描画未来的图景,澄清理想生活的愿景,进一步探索自我,指导生涯规划。在陶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从各自带来的杂志上挑选图片,通过剪贴创作了“十年后的自己”的自画像。经过两个小时的创作和讨论,一张张白纸被填满,一幅幅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剪贴画呈现在大家面前。随后,大家就作品内容、作品构思、创作过程等进行了分享,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样子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和描画。
作为年轻人,同学们未来的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也有很多挑战。对于“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想成为怎样的人”的问题,还存在很多未知,大家的理想和现实也可能有差距。但是,理性思考,想好方向,找准目标,并且向着目标一步步努力,便有可能接近目标,使理想变为现实。而剪贴画这种表达性艺术的方法,则更具象地澄清内心的渴望,使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帮助大家做出更适合自己的生涯选择和人生规划。
图 1 同学们的创作成果展示
活动二:正念团体
4月13日下午,第四期正念团体活动在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佘炤灼老师的带领下成功举办。
活动伊始,同学们就上周的作业——“记录一周中的不愉悦事件”——展开讨论。困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从当前这一刻移开,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也可能不允许自己放下当前的体验,沉浸在情绪里。“不愉悦事件记录日志”需要大家寻找一个不愉悦经验,描述当时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情绪。布置这样一个做作业,是因为对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躯体感觉有更多的觉知,能够将我们从那些习惯化的、自动化的反应方式中解放出来,以便于我们用更有技巧的方式进行正念反应。
接下来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两组练习:静坐冥想。大家闭眼环坐,聆听周围的声音,重新觉知此时此刻,不去关注外面的声音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仅仅聆听声音本身。
最后,在佘炤灼老师对玛丽•奥利弗的诗歌《野鹅》的分享中,这周的正念活动画上了句号。
图 2 《野鹅》
活动三:会心漫谈团体
4月14日下午,会心漫谈团体第五次活动在促动员的带领下成功举办。
两周未见,大家首先分享了此刻各自在团体中的感受。接下来,通过“时间轴”练习,小伙伴们回顾了这学期来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也对未来进行了期待。大家在积极的分享和反馈中,对这学期各自经历的事情有了更好的梳理;也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一些体悟。
博士生团体心理支持计划是心理中期长期开展的一项品牌活动。活动集结有问题需要解决、有困惑希望澄清,或寻求个人成长,或寻求伙伴支持,或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在咨询师或朋辈辅导员的带领下,选择特定主题的心理团体,在其中增强自己的自我觉察或内在力量。本学期活动针对博士生最关注的三大问题——如何处理科研中的情绪与压力,人生规划与人生意义追寻,人际关系处理等,设计推出三个中长期团体项目——“正念练习团体”、“自我探索与生涯规划团体”、“会心漫谈团体”。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供稿
李一丁 杨红霞 任偲骐 撰稿